杂谈 · 2008年9月14日 0

[zt]胡锦涛、温家宝是规划职业生涯的最好榜样

当然,这个题目不是说人人都要去当领袖,但是从这两个人身上,确实体现出了青年人成才的一般规律,这两个人年轻的时候也是普通人,没有可歌可泣的革命经历,是真正凭实力走到的今天的巅峰位置。他们是我们的领袖,但也是我们可以学的榜样。
第一,做好“小人物”,注重积累。不管再小再苦的工作,都要做好。胡锦涛大学毕业之后留在学校当了两年辅导员,在甘肃当了十几年科级干部;温家宝毕业后到甘肃某地质队当技术员、政治干事,一直到十年后,才升到该地质队副队长,一个天津人,在甘肃干到四十岁。地方偏、职务小、专业冷门,都没有阻碍他们坚持下去。他们也都是由于在“小人物”的岗位上做的极为优秀,才进入了大人物的视野;不要怕起点低、不要怕地方偏、不要怕学校不好、不要怕原地踏步的时间长。
第二,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。温家宝在甘肃期间,十几年时间走遍了甘肃的山山水水,下功夫搞清楚了甘肃省全部地质构造。70年代末,地质部领导去甘肃考察,甘肃的地质厅长不懂业务,情急之中把温家宝拉去垫背,结果温家宝的汇报让地质部长刮目相看,从此他开始了迅速上升的轨道。抓住机遇只是一瞬间,但是非长期的积累不足以拥有抓住机会的能力和眼光。
第三,关键时刻,要能从全局想问题,不能过分计较个人得失。胡总当年在贵州当书记,雪域高原发生叛乱,胡总主动向中央请缨进藏,并且果断承担责任,先斩后奏决定调军队平息叛乱。好在平息成功了,如果没有成功,那么个人就会严重受挫。在这时候,如果以个人得失放在第一位的话,完全可以不去接这个烫手山芋的任务,或者采取比较保守的措施,但如果这样的话,西部可能就没有后来十几年的安宁,他本人也难有今天的辉煌。正是这种不计个人得失,关键时刻豁得出去、敢下决心的精神,打动了小平。
第四,坐冷板凳的时候,不能着急,把冷板凳坐热是更大的本事。胡总、温总在当副手的时候,都分管了不少吃力不讨好的事情,比如,意识形态、反腐败、打击军队走私、抗洪救灾等,这些事情做好了无功,做不好有过。但也正是在兢兢业业、小心翼翼当中,才历练出来了今天的大手笔。每个人的职业生涯,总会碰到难啃的骨头,啃过去了,就比没有啃过骨头的人强的多。
第五,不要怕接受新的任务,要随时有学习的状态。温总年轻的时候学得是地质,93年之后分管自己从来没有管过的农业,后来又分管自己从来没接触过的金融,每次都是踏踏实实的去下面调研,认认真真的学习。接受新任务,是考验,但更是增加自己能力的机会,不是坏事,是好事。
第六,要学会合作和包容。他们二位能走到今天的位置,一个重要原因是,不管在哪个岗位,不管做什么工作,都能和周围尽可能多的人合作好。当科长、处长的时候是这样,当主席、总理的时候还是这样。据说,温最大的特长就是,不管开什么会,他在最后总结的时候,都能把大家不同的观点最大程度的统一起来。
这上面六点,人人都懂,但是真正能持之以恒做到的不多。这些是普通人都能做到的事情,但是如果都做到了,那么就不是普通人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