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年前,萨达姆·侯赛因宣布石油国有化,曾经雄踞当地的英国石油、壳牌、埃克森美孚和法国Total等四大公司只好离开伊拉克。40年后的今天,美国顾问辅佐下的伊拉克石油部则用非招标的形式,重新迎来这“四大”为首的外国能源商,和他们石油开发的合同。虽然合同只有两年的期限,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两年是更长远未来的基础。
伊拉克战争是一场结束已久,但开战理由至今“未明”的战事。一开始,英美政府指控萨达姆和基地组织有关,但战后的一切只能说明萨达姆和拉丹其实是对头。英美政府曾经断言萨达姆拥有“大杀伤力武器”,结果这几个字在政治笑话里成了子虚乌有的同义词。后来,迫于现实,布什和布莱尔又改口强调他们是要推翻暴君。没错,萨达姆是屠杀过库尔德人,可是这几年来,死在入侵联军炮火和无日无之的暴力袭击下的牺牲者却比往日更多。有些美国极右翼的新保守主义者干脆声称,这场战争就是为了“输出民主”。且不论近年各种研究都指出了“输出民主”困难,也先别管伊拉克的“民主”怎样导致了国家分裂的危机,为什么这帮人那么相信民主,却不愿接受巴勒斯坦人选出哈马斯的普选结果呢?
英美入侵联军在伊拉克的废墟上找不到“大杀伤力武器”,找不到萨达姆准备恐怖袭击的证据,他们只找到了因为长年禁运而失修的石油开采运输设施,以及埋在地下那储存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中东第二大油产。美国副总统切尼任职过的哈利伯顿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工程集团,他们在入侵之后就立刻到了伊拉克铺设基建,可是直到今天,首都巴格达还是每天限量供电8小时。
对于把500亿美金押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伊拉克政府与“四大”集团签约的举动,大家都觉得是图穷匕现,连当年附和政府主流的《纽约时报》现在都开始暗示这可能是战争的真正目的。可是当年这些传媒在哪里呢?为什么他们会站在一旁为入侵行动摇旗呐喊?
伊拉克战争结束已久,英美主流传媒自我反省的声音才渐渐浮现,越来越多。有些较资深的记者还写书回顾自己当年的愚蠢,忏悔自己的盲目。回想开战初期,民间示威人士那种“为了石油流血”(bloodforoil)的口号,美国各主流大报忽略,许多论者批评这种说法浮浅无据,不值一哂。是事后看来,他们自己支持的种种开战理据难道不也一一落空了吗?到底是什么遮蔽了他们的眼睛呢?
美国政府不能直接指挥传媒要宣传什么重点,也不能为它们随便设下宣传重点。它可以做的,就是利用“政治化妆术”(Spinning)的技巧,散发对己有利的消息,甚至不惜捏造一些“内幕故事”引诱渴求独家新闻的报刊。除此之外,也有人认为复杂的政治商业网络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,使得媒体必须小心谨慎,以免得罪支持政府的大企业,失去了命根般的广告。
不过政府的公关手段也好,政商勾结的压力也好,这全是惯见风浪的传媒应对惯的,并不至于让《华盛顿邮报》等老牌大报全军尽墨,几乎发不出一点异见声音。
其实,真正杀得了他们的,正是“爱国”的氛围。“9·11”之后,布什政府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,就是妥善利用人民不安和恐慌的气氛,奠定了反恐的基调。由于“反恐”,政府的权力得以扩张到了威胁三权分立的地步;由于“反恐”,政府能够视个人私隐如无物,铺下监视的天罗地网;由于“反恐”,政府得以公然虐囚,将关塔那摩基地变成法律进不去的法外之地。利用“反恐”的名义,共和党政府把自己打造成最坚定的爱国者,好像他们比人民自身更明白人民的利益是什么。政府主动散播大量杯弓蛇影般的信息,使民意弥漫一片疑惧的情绪,在这种情绪之下,谁的态度越强硬,人民就越相信谁,越觉得他够坚定有办法。那么,还有比发动战争更强硬的主张吗?于是针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就变得不可疑了,主战者不用罗列任何证据来证明自己对伊拉克的指控,也不用尽责研究战争的成本及后果,他们只要在战争的前面冠上“反恐”的名义,就足以把人民的不安无助转化成有目标的愤怒,让战争变成一场复仇的爱国战争。政绩拙劣的共和党之所以赢得连任,基本上靠的就是这个。甚至直到今天,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还在利用“爱国”去挑对手的毛病,其幕僚更在访问中坦承:要是今年美国再遇恐,选情将对麦凯恩有利。国家的灾难,竟然成了政府扩大认可度的资本,共和党是个发国难财的政党。
标榜独立客观的美国主流传媒就这么倒了,不支持战争就是不爱国,挑剔政府的作为就是不爱国。他们不是害怕直接来自白宫的压力,他们怕的是被当局挑动得异常亢奋的人民,也就是花钱买报纸的读者。当然,这里还是假设了他们有自己清醒的看法,才谈得上受压与否。更常见的情况,其实是那些传媒工作者也都傻了,他们也都变得很“爱国”(官方定义下的“爱国”),他们也都相信萨达姆·侯赛因是必须铲除的美国敌人。因此在伊拉克战争期间,他们质疑政府的地方主要是作战的方式,而不是动武的原因。
回顾这一段经历,它绝对是美国新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。在没有政府直接管控的情况底下,奉“爱国”之名,主流传媒竟然自动靠拢做其喉舌,牺牲了异议,更牺牲了真相。结果整个美国付出的代价就是士兵的生命,数以千亿计的金钱,以及得之不易的国家声誉。
评论